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登录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斗诗网_诗歌网_诗词征稿_诗歌征文_诗词比赛_书画展览_非遗文化。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文] 四十载钩沉稽古,千百年文脉赓续《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12卷)出版

[复制链接]

2791

主题

2792

帖子

959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6: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尚贤暖月 于 2023-4-24 17:21 编辑

四十载钩沉稽古,千百年文脉赓续《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12卷)出版

宁波出版社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高有鹏教授撰写、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正式问世。本套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典神话时代到现代的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进程。

       中国民间文艺起源于原始文明,包括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谚语等。几千年来,各种民间文艺形态生生不息,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和信仰,成为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中国,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民间文艺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国人民勤劳、聪明、勇敢、热爱和平、追求公平正义的民族精神,在民间文艺中有着充分表现。全面系统总结中国民间文艺历史发展,挖掘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对于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分为《文化的底色: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史论》《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国神话重构与文明诸阶段》《先秦定鼎:中国文化的醒目“路标”》《飞龙在天:先秦两汉中国民间文艺及其思想文化》《诗与酒: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夜来风雨声:宋代社会民间文艺新面貌》《花落知多少: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万花飞扬:元明清时期民间文艺学新潮》《罂粟与牡丹:近代社会裂变及民间文艺思想流变》《天边的春雷: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变化与文化转型》《林中的响箭:走向世界的中国现代民间文艺思想》《繁星满天: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历史轨迹》12 卷,共360 余万字。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理论为支撑,以史带论,论从史出,挖掘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是一部体量宏大、贯穿古今的文艺思想史论著,从民间文艺角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贡献。本书选取了民间文艺各历史阶段的典型作品,如秦汉之前的中国神话传说、秦汉时期民间歌谣与民间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文艺形态、乐府民歌、宋元笔记中的民间文艺、明清笑话等,既着重民间文艺文本、现象的介绍与论述,又对不同时期的民间文艺理论和思想进行了考察和整理,构成对中国民间文艺发展历史的完整论述。书中对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中国神话时代各阶段的划分、对中国现代民间文艺思想理论体系和现代民间文艺学的研究,都具有学术开拓性。全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思想,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口述史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方法,采用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史料,体现出卓越的历史性和多元性。
      本书作者高有鹏教授积四十余年研究之功,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进行文化遗产实地考察,走遍全国五百多个县,研究全国各地民间文艺的流传,同时结合考古发现,进行广泛深入的跨学科研究。高有鹏教授在本套书的写作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努力与尝试,即从神话传说时代到眼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既不局限在某个节点也不笼统于泛论。平视世界是本书的重要追求,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以此面向大世界、大文化、大思想、大视野,摆脱盲目性和短视性,不回避社会的多元性和多重性。高有鹏教授看重地域文化,期于写出着力表现人民大众特别是底层民众文化的思想史,坚持以人民的思想属于大众的治学态度,真正从理解人民、学习人民、敬爱人民出发做到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其多次在病中苦读经史子集等典籍文献,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拣选出具备典型性和人民性的民间文艺文本及现象。历史上的传统文献大多摒弃野与俗,其实忽略了文化思想创造的大主体,而高有鹏教授始终认为,顺应历史潮流、总结文化规律就要尊重所谓没有显赫地位的广大民众,这是生活之树常青的底气和底色。
作者简介


高有鹏,历史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首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地方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加拿大)副主席,美国马赫西管理大学合作教授。
其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间文学史、神话艺术、文化传播学、当代中国文学、中国民间艺术人类学、中国文学形态发展史、古文字、中国书法艺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等。
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清明上河》《袁世凯》《大宋风月》《一九一六》《江格尔》等;书法艺术集《大篆道德经》《大篆论语》等;学术著作《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中国民间文学通史》《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神话之源:山海经与中国文化》《神话传说与民族记忆》《民间庙会》《中国庙会文化》《庙会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史》《中国近代民间文学史》《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等。高有鹏在《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高有鹏在国际上提出“神话群”“语域”“新神话主义”“神话美学”等概念,受到学界好评。
民间文艺归根到底属于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所创作和运用,它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有鹏教授以个人之力完成这部打通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等历史阶段民间文艺的著作,把中国民间文艺不同历史阶段视作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整体,完整地勾勒出中国民间文艺形态及其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本书对于全面理解中国文化,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预 售
《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backcolor=var(--weui-BG-3)][color=var(--weui-FG-1)]微店+,,,


[color=var(--weui-FG-0)]点击即可预购《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color=var(--weui-FG-1)]小程序




BOOK
图书简介

01《文化的底色》
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史论

《文化的底色: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史论》是全书的纲领,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思想理论的探索,为全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此卷共13章,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广阔视野下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思想理论体系,分析中国民间文艺学理论构成的基本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民间文艺的起源、发展,深入分析其存在实质、内部特征、表现形式及发展规律等,揭示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和完善相关理论与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02《东方文明的曙光》
中国神话重构与文明诸阶段
   
《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国神话重构与文明诸阶段》重在对中国古典神话时代进行划分和阐述。神话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殊的历史解说方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其产生与流传蕴含了先民对历史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总结、对精神品格的认同与弘扬。全卷共8章,按神话的具体内容所呈现的特定时期社会性质与文明状况,将中国神话时代划分为八个阶段(盘古时代、女娲时代、伏羲时代、炎帝神农时代、黄帝时代、颛顼帝喾时代、尧舜时代及大禹时代),通过专题形式,阐述中国古典神话作为民族古老记忆在各个时代的特征,及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构与民族精神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

03《先秦定鼎》
中国文化的醒目“路标”

《先秦定鼎:中国文化的醒目“路标”》本卷重在考察神话作为民族记忆在民间文艺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卷7章,以史论结合形式,论述神话作为历史的概念与历史的关系,神话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通过对神话与青铜器、岩画、画像石的关系的论述,考察民间文艺中图像的审美问题和所体现的原始思维特点。专章介绍了《山海经》的内容构成和其所表达的庞大的神话群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此卷中,作者重点提出了历史从大禹时代开始的立论,认为大禹以治水为中心内容,标志着神话走向消亡,历史传说代之而起。

04《飞龙在天》
先秦两汉中国民间文艺及其思想变化
《飞龙在天:先秦两汉中国民间文艺及其思想变化》重在考察商周、秦汉时期中国民间文学体裁中的传说、故事、歌谣以及秦汉俗说的时代特点。从远古歌谣说起,认为《周易》是远古歌谣的集成,梳理了远古歌谣的传承与传播过程;继而介绍商周时代的传说、故事和歌谣,分别论述了历史著作、诸子著作的民间传说,商周时代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最后重点阐述了秦汉间俗说,包括汉乐府民歌、史传文学中的民间文学、典籍注释与民间文学、纬书中的民间文学、神妙与石刻中的民间文学、汉代民间故事的重要特点等。作者在此卷中认为秦汉间的俗说是珍贵的民间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并提出了关于秦汉时代民间文学的新的命题,比如如何避免各种文化冲突并建构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大厦,为秦汉民间文学研究指引了新路径。

05《诗与酒》
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
《诗与酒: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论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700多年间民间文艺的发展历程。从《山海经》、《世说新语》、《水经注》、乐府民歌、《大唐西域记》、《酉阳杂俎》、敦煌曲子词、唐代传奇等史料中挖掘大量民间文艺内容,站在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发展大交流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上,揭示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民间文艺成就。肯定隋唐文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继承,以及宗教文化、异族文化、外域文化和传统的文人生活对该时期民间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巨大影响。

06《夜来风雨声》
宋代社会民间文艺新面貌
《夜来风雨声:宋代社会民间文艺新面貌》考察两宋时期民间文学的繁荣景象。全卷共9章,从民间歌谣和谚语、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故事、宋代“说话”与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故事传说与社会风俗生活等各个方面,分别概述民间文学在宋代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及其与宋代政治制度、文化风尚、民俗发展等的关联,以及其与前朝及后世相关文学体裁的勾连,体现民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又设专章论述《突厥大词典》《福乐智慧》《路史》《太平寰宇记》《宋史》等作品的文化谱系及文化价值。作者充分肯定宋代民间文艺所取得的成就,认为在艺术形式上几乎具备了所有类型,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融会了中华民族在这个特殊时代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07《花落知多少》
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

《花落知多少: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主要论述两宋时期民间文艺思想理论的时代特点和开创性意义。全卷共7章,以社会风俗思想为论述角度,分别论述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朱熹等人的风俗思想。通过对这些宋代文化思想集大成者的研究,从其诗文论著、生平事迹等提炼出其核心的风俗思想及其文艺学思想,以此展现宋代民间文学在社会风俗生活中的形成、传播、发展,阐述宋代民间文艺思想的发展规律及实质、价值、意义。全卷重在阐明宋代民间文学思想理论以社会风俗思想为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民间文学思想理论的系统形成与成熟发展。

08《万花飞扬》
元明清时期民间文艺学新潮
《万花飞扬:元明清时期民间文艺学新潮》主要考察元、明、清三代民间文艺发展面貌。三代各立一章,论述各具特点、各自精彩的民间文艺成就。
元代民间文艺首先突出其具有浓郁民间文化色彩的元杂剧之中的民间曲调与大量民间传说故事;其次是元代刊刻的民间“说话”中的小说话本和笔记小说中的传说故事;第三是反映社会风俗生活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谚语等。明代突出政治、经济,尤其是商贸经济的发展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民间叙事诗、民间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成为考察该时期社会民俗生活的重要参照,明末农民起义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等,都融入明代民间文学,导致呈现出与其他历史时期民间文学迥异的局面。而神话的复活成为此时期民间文艺发展的一个小亮点。清代的民间文艺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外,还出现了弹词、鼓词、道情等新的民间文艺形式,民间叙事诗更加旺盛,少数民族中的民间文学被记叙于文献中的也更多。从清代民间文学的新气象中,可以看到清代民间文学对旧时代的告别和它对新时代的召唤。

09《罂粟与牡丹》
近代社会裂变及民间文艺思想流变
《罂粟与牡丹:近代社会裂变及民间文艺思想流变》本卷考察中国民间文艺在近代的发展脉络。全卷共3章,分别为关于中国近代民间文艺的发展问题、近代社会民间文艺的记述和中国近代民间文艺思想理论。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心思变的社会思潮作用于民间文艺的发展,民间文艺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晴雨表。采用理论研究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总体论述辅之以个案解读,探讨民间文艺同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在内的农民起义等历史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社会民间文艺存在于神话传说、歌谣、叙事诗、戏曲唱本等各类体裁中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象征意义,以及民间文学受到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冲击后出现的内容和思想理论构成的变化等问题,为研究近代中国民间文艺发展开拓新路。

10《天边的春雷》
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变化与文化转型
自辛亥至新中国成立,虽然不到40年,但其间民间文艺新文本、新现象、新思想层出不穷,中国民间文艺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对该时期的民间文艺发展状况,以三卷篇幅来论述,分别考察民间文艺现代阶段的发展脉络、现代民间文艺思想理论体系和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发展状况。《天边的春雷: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变化与文化转型》重点考察现代民间文艺的发展脉络,共9章,分别为中国现代民间文艺的历史发展与民间文艺思想理论体系的建立、五四歌谣学运动、现代民俗运动、乡村教育运动、《古史辩》学派与现代神话学、红色歌谣、“林兰女士”与《民间故事》、抗日歌谣与现代民间文学和延安民间文艺运动。探讨民间文学思想理论体系建立过程,各类民间文艺运动的缘起、方向、转折及思想文化价值,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民间歌谣的表现形式及留存意义,不同民间故事的内容和类型所展现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价值,对现代民间文艺的新文本和新现象作了全面研究和论述。

11《林中的响箭》
走向世界的中国现代民间文艺思想

《林中的响箭:走向世界的中国现代民间文艺思想》重点论述中国现代民间文艺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时代特征。以胡适、鲁迅、周作人三位大家为切入点,联系当时三人发表的文学作品、文艺评论和演讲实录,具体、深入地阐述三人对歌谣、传说故事、神话等方面的理解和倡议,归纳他们在具体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共3章,分别论述胡适关于比较歌谣学、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研究及其《白话文学史》对现代民间文学理论发展的贡献,鲁迅对民间文学的文化立场、价值观念,梳理他对民间文学嬗变及其价值的文化透视,及他的神话观,周作人对民间歌谣、童话、神话传说和民俗学几本理论的研究,及他对介绍国外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理论的贡献,呈现现代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嬗变脉络。

12《繁星满天》
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历史轨迹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建构是多元的,不但有纯粹的文学研究,而且有跨学科色彩的历史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更有人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现代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大胆探索。《繁星满天:现代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历史轨迹》对不同身份、不同学科的专家的民间文艺学思想进行考察,包括通过历史文化研究民间文艺的董作宾,民间文艺学的文学研究更具有自觉意识的钟敬文,通过神话学的文学研究,研究人生、人性的,茅盾,深入研究民间文艺与大众文艺的老舍,对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俗文学视野中的民间文学、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郑振铎,歌谣学的诗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朱自清,对于神话与诗学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闻一多,关于戏曲研究与民间文艺学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赵景深,等。重在揭示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关注人民命运,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在实际上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事业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30424170207.jpg (31.56 KB, 下载次数: 0)

微信图片_202304241702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