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登录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斗诗网_诗歌网_诗词征稿_诗歌征文_诗词比赛_书画展览_非遗文化。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感遇(第七)》张九龄唐诗鉴赏 (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感遇十二首1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⑿。可以荐嘉客⒀,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⒁,此木岂无阴。【注释】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⑿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⒀荐:进奉意。⒁树:种植意。【白话译文】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赏析】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慨叹之声。  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林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斗诗网(www.doushi.org.cn):诗词发表、诗歌作品、散文诗、爱情诗、哲理诗、田园诗、边塞诗、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美文、随笔、旅游日志、文学作品发表发布网站平台。斗诗网欢迎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内容是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为公众传播健康有益的资讯,提升社会正能量,抢救和弘扬那些濒临灭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斗诗网要求本网站用户转载的文章,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或注明原作者姓名和文章来源,此处作者也泛指译注者。凡本网站用户上传的所有文章、图片、音视频等文件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由于对海量数据我们无法一一核实,也由于部分作者写作时习惯于写网名或笔名或未署名,使我们无法准确通知和联系作者,所以如果文中署名发生了错误或遗漏作者署名,请原作者尽快来信告知,让网站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信息更正,并增添原作者的署名和纠正文章中的错误之处。原作者也可以在斗诗网上注册成会员后,让斗诗网的版主协助其办理纠错事宜。如果您觉得个别地方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也请尽快来函通知我们,我们接到通知后将删除相关信息,以维护您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